据了解,该项目保护单位为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旨在对桦树皮画加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对产品进行创新,在积极做好文化遗产传承之外,还带动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聘请桦树皮画的传承人李淑英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其他学员进行产品创作,将一张张桦树皮“变废为宝”,制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树皮画艺术品,其中她的《牡丹图》、《四大美女》、《兴安桦林秋韵》、《昭君出塞》、《一百单八将》等作品获
白狼林俗树皮画以当地白桦树上自然剥落的树皮为主要材料,以其自然色彩及纹路肌理为造型基础,充分吸收、借鉴传统中国画构图法则,综合使用剪、刻、雕、烫、画等多种手法,是阿尔山林业人在生产劳作之余创作产生的艺术形式。
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彩云看到了李艳红的树皮画作品,找到她并希望她能回到家乡白狼镇,共同培养白狼林俗树皮画的本土人才,一起带领当地上百名妇女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为进一步拓宽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致富技能,切实解决我市部分待业人员就业问题,结合本地实际,阿尔山市于11月7日在白狼镇“脱贫扶智培训基地”举办了树皮画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有来自明水河镇、温泉街及伊尔施地区30余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上,白狼镇党委于书记做了精彩的讲话,期望学员将林俗文化
桦树是桦木属植物的通称,其中以白桦分布广,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都有。此外还有红桦、硕桦、黑桦等。
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反复唱《北国之春》,说是百唱不厌也一点不过分。《北国之春》歌词句即是: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这是多么优美、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然美景啊!后来,也就慢慢知道,桦树以树皮颜色区分,比如白桦、红桦、黑桦、牛皮桦等等。桦树树形优美,多姿多彩,干皮或洁白、或灰白、或橘红,春夏叶色翠绿,入秋后叶色橙黄,好比盛装舞步,机巧雅致,构建了令人流连忘返的森林美景!
2015年,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也是树皮画项目保护单位。2017年,李艳红加入公司,“当时就想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也希望能带动当地脱贫致富。”通过“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白狼镇积极吸纳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到非遗企业就业,提供工作岗位,增加收入,先后带动贫困户12人参与树皮画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阿尔山10月16日讯(记者成琪) 一个已经枯死的白桦树树皮,经过设计、分色剪制、揭离和粘贴,成了一件精美的树皮画,2018年,树皮画(白狼林俗树皮画)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10月15日,记者跟随“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主题宣传行动”来到了阿尔山白狼镇,亲身体会了这项非遗
树皮(bark),广义的概念指茎(老树干)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是树干外围的保护结构,即木材采伐或加工生产时能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树皮。由内到外包括韧皮部、皮层和多次形成累积的周皮以及木栓层以外的一切死组织。
12月11日至12月25日,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和安排部署下,阿尔山树皮画项目培训班在阿尔山市白狼镇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