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镇树皮画巧用桦树皮 “画”出致富新图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打水。那么,靠近树林呢?有些人可能会说伐木!但这都是旧年鉴。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这里的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点金石”,白狼林风俗画树皮画。
阿尔山的白桦树种类繁多,不仅给阿尔山带来了绿色,树皮也成为工匠制作精美艺术品的好材料。白狼森林定制树皮画是以白桦树的去皮树皮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它采用中国山水画和边画,经过精雕细琢而成。树皮画的特点是剪、雕、雕、烫相结合。它使用已经脱落多年的桦树树皮。经除病毒、去皮等多种方法加工而成。颜色多为烧焦,不褪色。 2018年,白狼林风俗树皮画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桦树皮的颜色只有深浅之分,但在白浪镇森林风俗树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彦宏看来,它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甚至达到了40多种。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去皮、装框、剪裁、粘贴、装裱五个步骤。这不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我们每年都去山上捡落木和抗风木。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废物利用。这些树皮可以通过树皮画师的技巧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李彦宏说。
据了解,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阿尔山林区得以休养生息,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许多当地林业工人“放下砍树的斧头,吃旅游饭”。为传承林俗文化,助力扶贫,阿尔山市专门成立了林俗文化产业发展公司。阿尔山市白浪镇党委书记齐学东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阿尔山林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批准的扶贫基地。公司通过资本参股和分红,为该镇建立贫困档案。每户每年每人分红近1000元,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阿尔山市在其他乡镇和街道开设培训班,让更多的居民和贫困户掌握“非遗”技能和脱贫攻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