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骏马、栩栩如生的丹顶鹤、壮丽的山水图……很难幻想这些精巧的艺术品来自于雨后春笋随处可见的原材料——白桦树树皮。正是这些树皮,在变废为宝后卖出了高价,帮阿尔山白狼镇的不少民众完成脱贫。
赵桂华在制造树皮画。
白狼镇森林资源丰富,每年有大量的风倒木,因山陡林密,不能年年清理,为火灾等留下后患,白桦树树皮不腐也会影响地表草的成长。
而将树皮制造成工艺品,即环保,又能带来收益,还能处理部分当地人的就业,一举多得。
50岁的赵桂华是土生土长的白狼镇人,她也是这里早和专业教师学习制造树皮画的乡民之一。
和很多人相同,过去,赵桂华主要靠打零工挣些菲薄的收入,那时候家里购置点东西都要策画良久,日子过得紧巴巴。
随同白狼镇开端打造林俗文化产业,桦树皮画走入了她的日子。
桦树皮画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赵桂华说,自己大约是在2008年以后开端和专业教师学习树皮画制造的。她也是当地早从事这份工作的乡民之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内蒙古桦树皮画是以白桦树树皮为原料通过精密加工制成,其特点是集剪、刻、雕、烫等多种方法于一身,使用多年白桦树脱落的树皮、剥皮等多种方法加工制成,颜色多以烫烙为主,不褪色。
此外,制造树皮画的白桦树皮选用的是风倒木、过火木、朽木等抛弃木材上脱落下来的树皮,十分环保。
赵桂华向记者展现树皮画原材料。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不过,制造树皮画并不简单,复杂的图画乃至要阅历一个月乃至几个月的时间打磨,关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不小的应战。
“制造需求十分有耐性,一开端很多人是坐不住的。但时间长了也会上瘾,有时候我会一整天都在研究和制造一幅作品,乃至废寝忘食,挺有趣味的。”
赵桂华说,现在自己做树皮画一个月大约能带来3000元左右的收入,这让日子改进了不少。
据介绍,由于工作时间灵敏、不需求高强度体力劳动,这项工作十分合适当地妇女从事。目前,白狼镇树皮画一年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几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