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的树皮画是如何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发展树皮画工艺对于我们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何启发意义?树皮画是如何使用树皮制作的?树皮画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如何?
带着这些疑问,在一个惠风和畅的上午,由白狼镇镇长、副镇长带领我们,走向阿尔山林俗文化产业公司——工艺树皮画的产地,参观树皮画。我们更是有幸亲眼见到了树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淑英老师,向她了解树皮画制作过程。
推开李淑英老师的工作室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彩色画作,他们被整齐地悬挂在墙上,散发着独特诱人的光芒,让我们一行人不禁叹为观止。其中有代表的是四大美女、金陵十二钗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的画作。
李老师看到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对树皮画如此感兴趣,便向我们讲起了她和树皮画的故事。
不起眼的桦树皮,因品种、表皮、内皮的不同呈现银灰、灰白、米白、卡其、粉金、灰绿、灰橙、土黄等40多种不同色彩,经过一双双巧手剪裁与粘贴,变成一幅幅灵秀、质朴的人物、山水、花鸟、猛兽的画作。
原来阿尔山桦树种类繁多,不仅为阿尔山带来了“天然氧吧”的美誉,还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精美艺术品,产生经济效益,带动经济发展和就业。
李老师特意强调,白桦树的树皮比较特别,一颗白桦树倒下了,两三年后树干内部变成了粉末,树皮却能依旧保持完整,可见它的防水性和耐腐蚀性是非常好的,加上白桦树的树皮韧性特别强,不会轻易断裂,是不可替代的材料。
一副树皮画所需的材料不多,但是能从两三斤中挑选出能用的也就几两,现在封山育林,不允许上山直接剥活树皮,只能从老乡家收购很久以前留下的树皮,再就是从俄罗斯、蒙古国进口,所以材料来源比较受限,进而树皮画就更加珍贵了。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限制了树皮画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