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皮也能做成画,真是意想不到!”“这上面的图案好精致呀!”阿尔山市白狼镇林俗文化村的树皮画展厅人来人往,驻足的游客们发出一声声赞叹。一幅幅以白桦树皮为材料“绘就”的花鸟图、风景图、仕女图栩栩如生,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便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狼林俗树皮画。白狼林俗树皮画展区李艳红作为该项目的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在为大家展示如何创作树皮画。李艳红正在制作树皮画生于白狼镇林业工人家庭的李艳红,自小便与树皮画结缘。少时的她出于爱好以卡通,仕女等为原型,不断学习创作。在离开家乡外出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她一直坚持树皮画创作。“从初的一两千元到后来的七八千元,每年都能增收不少。”李艳红说自己闲暇时创作的树皮画受到大家的喜爱,出售树皮画为她带来不错的收入。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彩云看到了李艳红的树皮画作品,找到她并希望她能回到家乡白狼镇,共同培养白狼林俗树皮画的本土人才,一起带领当地上百名妇女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白狼镇的许多妇女在李艳红的帮助下,树皮画制作技艺得到不断提升,靠出售树皮画获得的分红收入多了起来,生活渐渐得到了改善。贫困户48岁的赵桂华自小就会制作树皮画,但她对把树皮画当成正式工作持有怀疑态度,“做树皮画能挣钱吗?这么多年没做了,技艺都快忘光了,还能捡的起来吗?
在展厅忙碌的赵桂华
李艳红以自己为例,终说动了赵桂华。在李艳红手把手的指导下,赵桂华的制作技艺越发娴熟。起初略显粗糙的作品,现在已做得十分精致,赵桂华还成为了公司里的一级大师。“过去在水厂工作一年多收入两万元,我干脆辞去工作,专心制作树皮画。树皮画计件收费,工作时间自由不说,一年能挣四五万元,比过去高多哩!”赵桂华笑着说。
李艳红和赵桂华都是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手艺人,该公司致力于宣传弘扬林俗文化,开展“非遗+扶贫”培训工作,免费教授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树皮画制作技艺,先后带动贫困户12人参与树皮画制作。今年,公司被列为“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